(《新语》六之一)
明代的广府语音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7年10月23日
明末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一则「土言」,记录了当时的广东话语音,很有趣。
兹摘录其中一些说法,则大约能知约定俗成的语音变化。
一切语音皆由约定俗成而为标准,所以语音变化乃从古以来就自然存在的现象,无人可以抗拒。如若不然,我们现在便还要说盘古氏的语音。
「广州谓平人曰佬,亦曰獠,贱称也。」
平人即是普通老百姓,「獠」读为「老」,如今此音已废,只是「佬」音还保存着。
「谓平人之妻曰夫娘。」
这称谓未全废,如今说人打扮得不合时,还说之为「大娘」,娘字读阴平声。亦可说成为「咁娘」。
「广州谓新妇曰心抱。」
这语音如今还很通行。将「新妇」念成心抱,是约定俗成。
「免身而未弥月,曰坐月,亦曰受月。」
那是指妇人生子未满月。受月之词已废,但「坐月」则依然是口语,依约定俗成。 「月」更读为阴上声,不读为「越」。
「凡雌物皆曰。」
此即今人俗写之「乸 」字。音未变,而字的写法已变。这亦是约定俗成,如果硬要用明代的写法,此字即无人识。
举此数例,即知语音的生动,若「娘」一定要念「良」,月一定要念「越」,那就违反天然,也等如违反上帝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