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何氏病毒音」七篇之六)
对听众观众负责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7年2月5日
何文汇惯称之为「广播员」的传媒人士,可能以为,要将「吕不韦」读为「雷阜围」;要将「贝聿铭」读为「贝月明」,不关他们的事,所以便坚持传播病毒,毒害在加拿大学中文的青少年。因为他们常传播的病毒音,只是「构」、「购」读为「救」之类,不会接触到「雷阜围」。
他们应该注意及原则问题。如果承认「雷阜围」是笑话,就应该反思这笑话从何而来,依何原则而导致。若原则有错,便不能侧侧膊,避开病毒音的笑话来传播病毒音。
十多年来,在他们的影响下,加拿人回到大陆广府话地区,常常给人笑到面黄,连做生意都受到影响,如今香港的粤语文化传播协会已收到一些人的投诉,目前正在整理核实。请问,违反生活语言而传播病毒音,是否对观众听众负责任呢?
传媒人士不必识音韵学,但亦不应该盲从附和、择恶固执。客观地看看香港学者、广州学者的书籍与论文,就知道不应独以何文汇为是。
不应该的以「微敦道」来伤害香港人的感情、用「微撒」、「饭蒂冈」来伤害宗教人士的尊严,因为「微」与「饭」多是贬性形容词。
这即是我们抗议病毒音的原因。 (请上网支持,www.cantonesec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