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话救亡九十篇之二十七)
翳腻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6年5月1日
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词语中,就有不同的读音。这情形在国语中虽有,但却远不如广府话之多,更不如其别有风味。
例如「腻」字,在「细腻」、「肥腻」等词中,读为「利」音。可是在「翳腻」一词,却忽读为「丽」。
翳腻一词甚古,据在广州花地种花的苏卧农师伯说,「翳腻」专指素馨花的香气。这在南汉时代已经开始。南汉刘伥在如今流花河两岸建宫室让宫女居住,每到素馨花开的时节,宫女串素馨花环,或挂在帐钩,或盘着发髻,翌日就另用鲜花,于是将残花弃在河中,是故河水翳腻,流花河亦由是得名。此事见于《广东新语》,卧农师伯之言可信。
广州当年有小贩携篮卖素馨、茉莉,叫卖道:「翳腻香呀!」妇女辈听闻叫卖声,就争相购买。是故《广州竹枝词》便有句云:「翳腻花香簪茉莉」,这就将「翳腻」一词不但用于素馨,又移用之于品级较次的茉莉花了。由是招子庸的《粤讴》便唱道:「花本一样,对住情人翳腻香。」
此词后来又用之于形容味道,特别是槟榔等,用「翳腻」来形容它那种浓厚的香味。至于说:「佢好翳腻架」,那就斯文一点,不说「冤气」而说「翳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