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话救亡》九十篇之四十五)
何博士教授的立场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6年9月6日
何文汇大博士教授搞出来的「正音」,其实即是搞「统读」,所以他出版了一本《粤音正读字汇》。 「正读」者,「统读」之谓也,只是他不能像「国家语委」那么权威,所以才客气一点,不称为「粤音统读」,改称为「粤音正读」。
在《粤音正读字汇》中有一篇《后记》,那可能是他唯一关于音韵学的学术著作。在这篇文章中,他说明自己的「正读」原则:「先以《广韵》系统的切语为基础,再以古今音变为脉络,为自己定下指引」。
所谓「古今音变脉络」,无非根据前人的研究,讨论「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等等。
他怎样处理这些前人的研究呢?他认为:「语音自古至今都因发音偏差而不断产生变化」。所以,古代没有轻唇音、舌上音,如今广府话有了,那只是「偏差」而已,这是他的基本立场。换言之,广府话有九声而非五声,那多出来的四个声其实都是「偏差」,所以何大博士教授就有时接受这些「偏差」,有时则不接受(例如「综援」他一定要读为「众援」)。
将「统读」的原则用于方言,而认为方言根本偏差,实在很大胆。所以,如今这些大胆现象已造成混乱,弄到「国家语委」要提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