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话救亡》九十篇之六七十五)
饤:「正饤」与「饾饤」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7年10月15日
由于时代改变,广府话许多词汇都渐丧失。王亭之吃「葱油鸡」,语人曰:「葱好味过正饤」,听者即问:「正饤是什么?」足见「正饤」此词已失。
「饤」本音「钉」,广府话将之转读为阴去声,即如「落定」之「定」音。本义为盛食物的盘,转义为盘中的食物。例如葱油炆鸡,鸡是盘中的主食,是即为「正饤」,葱只是配菜;又如豆腐蒸鱼,则鱼为「正饤」,豆腐是配菜。几十年前的省港澳人,无有不识何谓「正饤」者,不知词汇何以忽然消失。
又、「饤」本来指「看菜」,即是陈列菜果于席面上,但不堪食,席上客只看陈列出来的花样,是故称为「看席饤坐」,饤坐者,谓坐而不动。所以站在书局中一味看书而不买,便叫做「打书饤」,此时「饤」即读回本音「钉」,因此,又可以叫做「打书钉」。
此外还有「饾饤」一词,读为「豆钉」。唐代《食经》说,将五色小饼堆砌在盒中(当然砌成花样),即名「饾饤」。王亭之小时候还见过苏州寄来的饾饤,五色小饼形小如小指甲,砌成寿桃、桃叶、猴子、山石,盖乃祝寿的礼物。
广府人将「饾饤」一词用来称小孩子,这词汇则至今未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