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之气」问题
现代人的抗病能力,真的可能已愈来愈弱,中医的说法,叫做营卫之气不足。
如今看新闻,久不久就会报道说,要小心什么什么菌,或者某处发现什么什么病毒。预防之法则唯一,勤于洗手。好像如今的人,每小时洗三四次手就可以百病不侵。
从前的人却流行一句笑话:中国人怕洋人、洋人怕细菌、细菌怕中国人。这句笑话有点悲凉,亦可称之为自嘲。但亦说出了一些事实。中国人的抗病能力真的比洋人高一些。广州有一年,沙面流行皮肤病,于是通街用臭水来洗,洋人家中自然出齐诸般法宝,可是在沙面打洋人工的中国人,却很少染病。此乃王亭之少年时的事,因为有一位世伯是著名的西医,洋人求诊者众,才知此事,沙面的洋人不想「家丑外扬」也。
如果说洗手,沙面的洋人,一定比在沙面做粗工的中国人要洗得次数多,所以,王亭之宁愿相信抵抗力,也不十分相信洗手可防百病。
抵病的能力既称为「营」与「卫」,营即是营养,食得少,质素又差,何来摄取营养?营气不足,卫气当然亦弱,那就像在伊拉克的美军,因为怯,许多时会打错人,是即抗病力低,兼且可能发展到免疫系统紊乱。
所以王亭之宁可食死,好过病死。
加拿大多伦多星岛日报
2007年9月4日
营卫之气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
“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这里所谓“清”和“浊”主要是从功能上的差异而言。“清”是指营气的作用比较柔和,“浊”是指卫气作用的慓悍滑利,无所不到。
“卫主气”,“营主血”,
营藏于血,为血中之能量和动力,
卫藏于气,为气中能量和动力。
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故从所处位置而言,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这虽不是绝对的,还是可以说明营和卫在内、外概念上的不同。从作用方面讲,“卫”有捍卫于外的“保卫”作用;“营”有充盈于内的“营养”作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0%A5%E5%8D%AB%E6%B0%94%E8%A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