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竺」古佛地
杭州佛寺的第一所,为孙权所建,用以迎接西域僧人康僧会,名为建初寺,其时为西元二四七年。
后来西天竺僧人慧理来到武林山,即在飞来峰下建灵鹫寺,时为东晋咸和初年,约西元三二八年顷。再两年,建灵隐寺,至今唯灵隐独存,已历一千七百余年岁月。
灵隐寺初创时仅略具规模,及至梁武帝赐田扩建,始成大寺。
除灵隐以外,杭州又以天竺寺驰名。约西元六世纪末,僧人圣达扩建下天竺翻经院,称「南天竺寺」,由是始具规模。
其后两年,中印度僧人宝掌在中天竺建道场,于是三天竺须成雏型。西元九0七年,钱镠受封吴越王,他为了感激佛恩,便在下天竺建五百罗汉院,又重修灵隐寺,从此便有「灵竺」之称,代表杭州的寺院。
清代康熙与乾隆二帝,对灵竺爱护有加。康熙六次南巡,五到杭州、六上灵竺;乾隆亦六次南巡,十上灵竺。于乾隆十六年南巡时,乾隆赐天竺寺一联云:「绕座法轮明宝月;盈阶甘雨散花天」,此联至今尚脍灸人口。
王亭之此行曾上灵隐,观摩其「摩崖石刻」,游飞来峰。又到能望三天竺的小馆品茶,真感觉到杭州是佛教圣地,不禁合什望山一拜。
(杭州行脚四)
钱镠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B1%E9%95%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