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与雪漠上师见面
名作家雪漠来北美一行,首站即来图麟都(Toronto)与笔者见面。
雪漠出版过几本小说,甚为畅销,拥戴者甚多,其实他的成就却在藏密修为。他是香巴噶举派的传人,如今在汉地可以说是唯一一位香巴噶举的上师。
噶举派有两大支,一支为塔巴噶举,其中再分成许多派,以噶玛噶举为首,大宝法王即属于此派。另一支则是香巴噶举,没有分派,一脉单传,在元明时甚为鼎盛。于洪武年间,宁玛派上师荒原王(Thang sTong rGyal Po)即曾皈依该派金刚童上师(Bla Ma rDo rJe gZhon Nu)学习香巴教法,所以宁玛派的教法中,便融和有香巴派「五金教法」及「奶格六法」。
荒原王有一位弟子往类乌齐(Riwoche)传法,因此类乌齐的宁玛派观修,尤多香巴派教法的影子。
雪漠上师闭关二十年后,由凉州移居东莞樟木头镇,闭门著作修法,期间读过笔者几本书,因此很想跟笔者见面,后来找到沈卫荣教授作沟通,于是跟笔者定下见面的日期,笔者既知宁玛派与香巴噶举有渊源,对雪漠上师甚为欢迎。及至见面,但见雪漠上师是一个典型的瑜伽士面貌,立即生出好感。人的面貌与神气,完全与其修为有关,足见雪漠是一位勤修瑜伽的行者,笔者近十年已少作观修,见之未免形愧。
倍同雪漠来访的,有一位他的弟子,名黄文韬,他对笔者说,雪漠上师生活得非常朴素,独自一人住在樟木头一家旧楼的第七层,只每天中午回妻儿住处中饭,再回楼后即不外出,有时晚上只吃些水果或米饼,便当是晚餐。这次来北美,上师居然带同一包糙米饼,由此即可见其生活风格。他不是没钱,他是名作家,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不错的工资,他的朴素,实在是香巴噶举的风格,香巴派甚至主张苦行,这大概跟传法区域有关。如今汉地的传法中心在甘肃凉州,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自然朴素得多。
那天晚饭,笔者订在百福酒楼。说句题外话,如今图麟都的酒家,大概只有百福与鱼乐轩两家有真正的上汤,所以笔者外膳必选此二家,余外便不敢希望太大,只祈求一滴香火腿精等东西不要下得太多,如果有真正的鱼汤、鱼骨汤、牛骨汤,那便已经可以称为美食。
因为雪漠上师是凉州人,所以笔者在百福特别定下鲜阿拉斯加蟹与鲜象拔蚌,让这西北人一尝海产风味,现在一听雪漠上师生活朴素,不禁心中一跳,耽心他不吃海产,然而雪漠却很随和,他点点头说,也可以吃,如若不然,笔者便要另订蒙古烤肉。
此次我们二人相见,可谓交谈甚欢,关于两派的观修,只须一言半语便彼此心照,因为我们的观修根基都在如来藏,主修的都是光明,现证的都是如来藏果,既然基、道、果都相同,所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彼此心心相照。
雪漠只逗留大半日便辞别笔者,继续他的北美行程,笔者很希望他在北美能成立一个传法的据点,同时希望他的密乘著作(例如已出版的四大卷《光明大手印》 ),能有英文译本,现在笔者有教授一些洋人弟子,可以介绍给他们看的书并不多,《光明大手印》便很适合他们阅读,所以相信雪漠著作的英译本,一定能吸引许多虔诚观修佛法的洋人。
笔者将此意告知雪漠,他亦甚为首肯。他问到出版问题,笔者跟一家英文出版社有相当关系,相信可以帮助他印行英译本,为此雪漠相当高兴,笔者也高兴,因为藏秘千年的香巴教法,能有公开秘密的一天,笔者认为,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传法的人,实在应该公开一些祖先的秘密,古代认为应该守秘的教法,根据莲师授记,现在应该公开。雪漠上师对此亦颇为赞同。
笔者晚年,能跟雪漠这样知见、观修都正派的上师见面,可以说是有什深缘份,他还年纪不大,传法的路还很长,祝他一路顺利,能引导学人走上解脱道。
解脱道
佛教术语,有四种不同意义的用法:
佛教以修戒定慧为得涅槃解脱的道路,如《解脱道论》中定义为:「此解脱道为得解脱,是具足道,以戒定慧谓解脱道。」
为部派佛教修行理论的位阶之一,解脱道(vimukti-mārga)承加行道(prayoga-mārga)、无间道(ānantarya-mārga),启胜进道(viśesa-mārga),如世亲《俱舍论》定义:「加行道者,谓从此后无间道生。无间道者,谓此能断所应断障。解脱道者,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胜进道者,谓三余道。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解脱胜进如何名道,与道类同,转上品故,或前前力至后后故,或能趣入无余依故。」
为大乘佛教理论中,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解脱道与菩萨道。解脱道的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道以及声闻道的修行,灭除众生所有能障碍生死的烦恼(即烦恼障),而得解脱的智慧,能证涅槃果,不受后有;菩萨道断所知障,灭除习气,得一切种智,证无住处涅槃(梵语apratisthita-nirvāna)。
为金刚乘佛教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修行道之一:方便道(藏语 thabs lam)与解脱道(藏语 grol lam)。方便道包含了观想本尊的生起次第和那洛六法等密续瑜伽的圆满次第;依止观二道求证心性本净、修习空性为解脱道,如显教大手印(实住大手印)、大圆满。
莲师
莲花生大士,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纪,入藏弘法,创立了西藏第一座寺院。他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藏传佛教教徒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宁玛派(含义即旧教)的祖师。通称贝玛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圣诞日:藏历六月初十。
光明大手印
如来藏
百福名厨
鱼乐轩
凉州
东莞樟木头镇
香巴噶举
香巴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由凯珠·琼布乃觉创建。尼占玛、苏喀斯迪一人在该教派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派因其根本道场雄雄寺在“香”地,其教法以日耳方式相传,故称香巴噶举派。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6%99%E5%B7%B4%E5%99%B6%E4%B8%BE
雄雄寺(又名香雄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南木林镇南恰沃(恰娃村)村,是一座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寺院,也是香巴噶举派的祖寺。
https://shangpakagyu.org/zh-hans/
噶举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教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佛语传承或教授传承。“噶举”一词还可以表示“口传”的意思,特别是噶举派注重对密法的实际修炼,而对密法的修行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噶举派”命名的因素和由来。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人修法时都着白布僧群,因此有白教的称呼。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9%B6%E4%B8%BE%E6%B4%BE
雪漠 ,原名陈开红。中国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文联委员、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 [1] 。
1963年,出生于甘肃凉州城北洪祥乡。从1988年—2000年,历时12年创作《大漠祭》。
代表作品有:《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等,已被列入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专题。
雪漠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 [2]
2002年3月,雪漠荣获冯牧文学奖第一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AA%E6%BC%A0
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 《雪漠文化网》
http://www.xuemo.cn/
中国著名作家雪漠上师于2015年5月17日专程到来多伦多访问谈上师。雪漠上师是「香巴噶举」大手印瑜伽行者及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 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被河西学院等高校聘为名誉教授。 “雪漠小说研究”被列入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研究专题。
雪漠上师这次来访,除与谈上师为香巴噶举和宁玛派的教法作交流外,更抽空莅临多伦多密乘佛学会,并以光明大手印为题为会员开示。以下为雪漠上师这次访问的留影。
http://www.vbatoronto.org/zh/?p=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