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行记事(十四)
回到香港,只是饮饮食食。
在图麟都时,作家马云(不是富翁马云)已用电话来约定,在陆羽茶室来一次小小的茶叙。
马云约来夏春秋夫妇(夏太太在加拿大浑名「燕窝箩」),与及多年未见的沈西城。这一顿茶得尝陆羽的点心,算是了却一段心愿。
现在许多人说陆羽的点心已经很差,吃起来却觉得不是,依然有相当水准,只是已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例如牛肉球,挑筋挑得不净、生鱼片面的鱼片切得较厚。品茶时笔者顺便订翌日一餐午饭,菜式由陆羽决定,请《视觉艺术》主编徐传鑫、劳允澍及弟子蒋匡文等人品尝(结果是蒋匡文付账),当日菜单如下──
全部是陆羽传统菜式,吃起来,也依然有传统风味。在图麟都时风闻陆羽的菜式已今非昔比,那可能只是由于他们跟陆羽的厨房不熟,随便由一个三、四镬炒出来之故。
香港朱洁仪与笔者有一点艺术因缘,曾送来画作跟笔者贺寿,她还是鲍鱼王阿一的谊女,所以便请笔者到富临饭店晚宴。一到饭店,只觉跟以前的富临完全不同,气派很多,装修得很有特色,一问之下,原来是由邱家投下重资,是故改身换面。鲍鱼已非阿一亲手泡制,但由阿一指导,吃起来水准依然,鱼翅的上汤亦算够味,假如能再煨一些腿汁进去,应该更好。
笔者在图麟都的鱼乐轩吃鱼翅,总厨卢永照(即是画家卢永照,很多人以为两个卢永照不同人,其实不是),必另炖鸡汁腿汁兑入上汤中,再另上腿汁由客人自行调味,是故翅汤便可称一流,阿一可以参考这种制法,卖贵二三百元,客人应该不会计较。
弟子赵一鸣校长在会展广场大都淮扬请吃一顿扬州菜,摆碟甚靓,你看一只大虾可以摆成一只小鸟,真可以说是匠心独运,最好食的是「拾景炒饭」,所谓「拾景」是炒饭的材料,连饭计共十种:蛋丝、笋粒、菰粒、虾粒、鸭肾、海参、鸡粒、腿茸、葱花、饭。这些材料其实可以更换,例如去掉鸭肾,改为炸瑶柱丝,加上爆香的虾子,那便成为十种炒饭的材料。
这炒饭虽然好吃,炒得香,但究竟不如笔者在图麟都吃的「胆固醇」炒饭,材料如下:龙虾膏、蟹黄、鲜鸭膶肠粒、炸咸蛋黄粒、皇帝蟹脚粒、葱白。虽只六种作料,但炒成金包银的饭粒,滋味比拾景炒饭好得多,只是一听名字,已无人敢食,那便是受了传媒所害,尤其是网上的恐吓之害,笔者吃此饭吃了二十年,做过磁力共振检查,证明无事。
拾景炒饭
扬州菜
蒋匡文
蒋匡文
作者为香港大学建筑学学士(一级荣誉)、建筑师注册管理局注册建筑师,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 2012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擅长把传统的风水学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不但在其著作中广泛讨论有关学说,更在多项设计中加以实践,其中包括屯门妙法寺、清水湾半岛住宅小区、南湾及赤柱私人别墅及观塘创纪之城。少年拜术数大师王亭之修习中州派紫微斗数及玄空风水等术,为王氏首徒嫡传。中文著作有《堪舆管见》、《现代建筑与风水》、《室内风水吉凶》、《设计与风水》、《建筑师拣楼智慧》、《建筑师妙手旺宅》等。
香港富临饭店
(新址)
(旧址)
香港陆羽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