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贵吉祥不要「挂」
语贵吉祥,这不是迷信。抗日战争初起时,广州流行一句童谣:「个个孭个袋,唔孭唔自在。」(人人都背着一个包袱,不背包袱就不得自在。)这句童谣流行了一两年,日军就攻入广东,广州人纷纷逃难,其时还流行用包袱来背衣物,逃难的人真的是「个个孭个袋」,广州人才知道这句童谣的应验。
如果翻查史籍,还有很多童谣的故事,我在《方术纪异•谣谶篇》便多有纪述,现在只说一个故事,东魏孝静帝时流行一首童谣,说道:「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当时无人能够解释童谣的意思,后来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国号北齐,政府的办公地设石敬塘的故居,那时候人们才知道何谓「马子入石室」,高洋生于马年,是为「马子」,「石室」即指石敬塘的故居,于是预期北齐只有十年气数,因为童谣说是三千六百日,后来果然北齐只有十年气数。
看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常常听到「挂了」之声,一打听,原来这是大陆人的口头语,他们讲电话收线,不是向对方说再见,而是说「挂了」,意思是挂电话了,这真是不祥之甚。什么叫做「挂」?说某人死了,便说「某某挂了」,为什么死亡叫做挂,因为人死之后,要挂丧幡;和尚道士做法事,又挂灵幡;家人穿丧服,称为挂孝。
由于这些「挂」都是丧礼所须,所以人死便称为「挂」。此语传至广州,便变读为「瓜」,所以广东人说人死,便说这个人「瓜了」,其实即是「挂了」。在语音上完全同普通话「挂了」之声,听起来觉得十分不祥。
迷信科学的人会认为王亭之迷信,这些事很难争论,反正电话收线有许多种说法,例如说「再见」,洋化一点说「bye bye」,还可以说「收线了」,为什么偏偏会流行「挂了」呢,王亭之担心,是不是会有天灾人祸流行的兆应,不知道说普通话的人可不可以语贵吉祥,不要老是「挂了,挂了」
《方术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