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典要作抉择与决定
读佛典要作抉择。
不是抉择读那一本佛典,而是一边读一边要作抉择,现在仍以《辨法法性论》为例。
论文一开始,便明说本论的主题,是辨别所当永断、所当现证者为何,并且强调是从「能相」来作辨别。这样一来,读者必须了解的,便是何谓「能相」。
论文对「能相」先不作解释,只说轮回界与涅槃界一切法,可统摄为「法」与「法性」二者,同时给出定义:法所显现为轮回生死,法性所显现则为三乘涅槃。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说:成立轮回界的是法,成立涅槃界的是法性。这便是抉择。
接着,论文说:「法能相者谓虚妄遍计」,「法性能相谓真如」。
这时读者就须要作出抉择,两种能相,其实相同,都只是一个境界,所以轮回涅槃法,其实同样是依着境界而成显现,而不是依着什么是体。这个抉择非常重要,能由《辨法法性论》来理解如来藏。
对于如来藏,对许多宗派来说,其实有如一团迷雾,但弥勒瑜伽行派便清清楚楚,指出一切法的显现,无论是轮回界抑或是涅槃界的法,实在都依一境界为基,那就可以比喻为,一切镜影都依一镜为基、一切影像都依一萤光屏为基。不过镜影所依的镜、影像所依的萤光屏,都是所依事物,而法与法性所依的却是境界。
由这样的抉择,便可以得出决定。现在许多人讨论如来藏,都在研究如来藏究竟有没有本体。现在既然决定如来藏的显现(法与法性的显现)依境界为基,那根本就不存在本体的问题。
成立空性,亦变成令人迷乱的抉择,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留意到《辨法法性论》的重要决定。论颂说:「若无所有与显现,二者之中任缺一,不成迷乱非迷乱,杂染清净皆不成。」
论文经过一些简单的抉择(随文易知),得出这样的决定,那便是成立了「无所有而显现」,无一显现例外,于显现时必同时为无所有,这样便解决了空性的问题。法显现与法性显现都无所有,那还有什么空性可以讨论,因为空与有的对立,根本便不存在。
说到这里,其实还未进入论文的主题,可以说是前行吧,亦唯基于这个前行,能作出两个重要的决定,论文才能简易清晰地开展,于是说由十种事悟入转依,再开展出四正加行、离相四加行等法门,这便成为一篇阐述瑜伽行法义的重要论典。
本篇举此为例,读者便当知于读经典时,须懂得抉择与决定,然后才能根据决定见去理解经典之所言。每一本经论,一开头必有抉择与决定,叙述到重要关窍时,又另有抉择与决定,如果等闲视之,那便对经文无法理解,若能得正确的决定见,就可以由言说知道密意。
这样来读经论或者会觉得很难,但这困难必须克服,诠释经论的人有责任将这些抉择与决定指点出来,方便读者,这便或许能成为读经论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