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工具的适应
任何艺术品的特质,几乎都可以说是由工具决定。试以毛笔为例,说明它跟书法的关系 ──
中国的毛笔发明得很早,从前传说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创制毛笔,这传说如今已肯定不能成立,因为在长沙出土了一座战国时代的古墓,在其中便找到一根毛笔。既然战国时已有毛笔,当然就不能说是秦代人的发明。
战国古墓出土的毛笔,笔毛不像今日,装在竹管之内,而是围在竹管的外边,丝线扎实,再用漆装牢。因此这种笔是空心的。由这种笔,便令人想到古代「蝌蚪文」这种书体。
蝌蚪文的笔画,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名。用如今的毛笔来写蝌蚪文,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有人因此认为今不如古,其实未免太过厚古薄今。今人写不好蝌蚪文,只是因为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笔毛围在笔管之外的毛笔,只适合用来蘸漆写字,如果蘸墨,那便像一管扁平的刷子,笔毛塌平,很难写字。假如蘸漆,则由于漆的凝聚力,笔毛不会塌平,可是书写的时候,一下笔便滴下来一点漆,再写下去,由于漆已经少,才能写出尖线。就这样,便写成头圆尾尖的蝌蚪文出来。
由此可见,蝌蚪文书体实在是由当时的毛笔型制,以及用漆书写来决定的。并不是由于已经有了蝌蚪文的书体,然后才发明笔与漆这些书写工具。
今日的书家如果了解到这点,则偶然写写蝌蚪文来玩,那还不妨事,假如以写蝌蚪文作为专业,甚至以此自炫,那便大可不必,因为今日的书写工具已经不适宜用来写蝌蚪文。能够打破蝌蚪文书体,是由于后来的毛笔制作已有改进。整个改进过程今日还不甚了了,但至迟不过汉代,便已经有类似今日毛笔的型制了。有一个术语叫做「汉居延笔」,那是一九三一年时,在古居延得一枝汉笔,故有此名。居延笔不用竹管,也许因为蒙古一带无竹的缘故,它是将一根小木棍的一头破开十字,笔毛便夹在十字中间,再用麻线结扎。
木棍剖开十字,能夹藏的笔毛,始终不如装在竹管之多,因此笔心便比较单薄,而且缺乏弹性,由此便使我们联想起汉代隶书的特点。
隶书用笔扁平,书家称之为「方笔」,而隶书的画叫做「蚕头燕尾」,即是起头圆,但结尾却用拖笔,拖成似燕尾的线。这种笔画也正适应笔心毛少的特点,因为毛少,便不受力,起笔还可成圆,但笔毛塌下之后再不弹起,因此便只能顺势一拖,拖出方形的「燕尾」。因此也可以说,隶书书体亦是由当时的书写工具决定,亦不是先有隶书然后才发明适合写隶书的汉居延笔。
用什么毛来制笔也很有关系
汉人制笔用鹿毫。鹿毛较粗硬,这很适合笔毛少的制作,因为笔毫硬健,便较能弥补毛少的缺点。晋人制笔已用兔毫,兔毛比鹿毛软,但晋代的笔已全用竹管,装毛较多,由是便比汉人较能挥洒如意。
如果用汉代的笔写晋人的书体,肯定写不出来。而晋书渐渐由隶体变为行草,亦无非是对工具的适应而已。晋代书法有一种柔和之美,而且笔法也比较复杂,不似隶书的单调,在书学上来说,可以认为是进步。这种进步,显然亦由工具决定。
到了宋代,开始用羊毫制笔,羊毛比兔毛更软,可是在书家手中便更能挥洒如意,因此在书法上便有米南宫的折锋笔出现,这种折锋,有如将金钗弯折,虽折却依然不断,虽柔却见柔中带刚,如果用兔毫笔便很难写出这种效果。然而,亦决不是因为先有折锋的写法,然后才有羊毫的笔出现。
以笔为例,说了上面一些。当然,如果要全面研究书体的演进,除了笔之外,还有其他的工具因素,比如在绢上书写即不同于在纸上书写,在熟纸(矾过的纸)上写又不同于在生纸(未加胶矾的纸)上写,但仅以笔为例,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艺术品,其实都要对当时已成熟的工具作出适应。工具变,艺术形态也便自然随着改变。
古代有些书画家,用蔗渣、用纸屑、用头发来写字写画,那是企图在工具上创新,由此得到效果上的创意,可是却未成为艺术的主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用的都是些不成熟的工具。工具成熟,艺术家便自然能发挥出一种效果。蝌蚪文是当时的最佳效果,隶书也是当时的最佳效果。然而,工具成熟之后再作演变,且演变成熟,这段过程,亦未尝不可以说工具对艺术要求的适应,所以用汉代的笔,一样可以蘸漆写蝌蚪文,但用战国时代的笔,即使蘸墨亦写不出隶书,而用今日的毛笔,则各种书体都能书写,足见工具的演进是朝着挥发艺术效果多元性的方向。
不过无论如何,用根本不成熟的工具,企图创出一种效果,那却只是徒劳。
信报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