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的动静
鲍少游先生将应邀在香港大学举行一次演讲,蒙他青眼,将讲稿出示,其中关于「气韵之动与静」,笔者觉得实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题目。
「气韵生动」,一向是对国画最高的评价,而国画家亦莫不倾心追求这种境界。其实所谓「气韵」,本身并不具象,因此我们面对着一幅画,不能指出这一笔写得气韵生动,或者说这个山峦写得很有气韵,原因即在于气韵并不在一枝一节,一笔一墨之间。
所以,希望用笔力或笔势来求取气韵,或者以滃染泼墨来求取气韵,所犯的毛病,即在于以形而下的笔墨,来求形而上的境界。这种追求显然徒劳。
气韵虽然不具形象,不落实指,但却又并非凡是「不求形似」的画即具气韵。宋人写生,连物象的细节都描写得清清楚楚,我们不能因此说它没有气韵,相反,民初海上江湖派的画作,片白片黑炫人心目,但却绝非气韵生动的作品。
因此一向以来,人们只谈「气韵生动」,并不说是「物象生动」,这里头便有层次的深浅。倘如物象生动即等同气韵生动的话,那么,照片便会高出于一切国画──例如,任何国画家无法描写得出蜜蜂吮吸花蜜时,双翅一展一合的动态,但摄影技术却绝对可以办到,但我们并不因为有了摄影就可以废弃国画。
鲍少游先生讲词的主旨,即在于阐述──写物象的静态,亦同时可以达至「气韵生动」的境界,甚至用沉潜含蓄的笔墨,亦不等于气机呆滞。 、
目前很多画人作画,用笔太飘,用墨太湿,经营得太草率,气质太过放诞,但这些毛病,却被认为即是气韵生动。因此强调一下含蓄与静态,在今天来说,颇有提调的作用。
鲍少游(1892--1985),名绍显,字丕文,又字尧常,艺名石涛,少游为其字。前山白石人(今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镇白石村),生于日本横滨。清光绪二十年(1894),随母返乡。7岁入塾读书,酷爱绘画,无师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