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中锋有是非
从来不知道,周汝昌于研究《红楼梦》和宋诗之外,对书法研究亦很用心力。一本上海出版的《书法》杂志,便曾发表了他的一篇谈论书法的文章。全文尚未刊完,发表的一节,主要内容是论说写篆书并不足贵,而且企图打破一向以来书家坚持「笔笔中锋」的成见。
关于写篆书是否不足贵,拙见以为未必,但他反对笔笔中锋一点,个人却颇为附和。
所谓「笔笔中锋」,即无一笔不是中锋之谓。写篆书,这自然可以,但倘用以写行草,其实就不见得能写成每一笔都是中锋。试观即使是强调笔笔中锋的书家写字,写得摇曳生姿时,不知不觉间已经侧笔出锋,尤其是写「捺」时,笔头多侧向右方,一顿一提之间,笔锋已由正转侧,又复由侧转正。亦正因为运笔有了这微茫的变化,才使人觉得美观。
书家沈尹默《书法论丛》中,附录了周星莲《临池管见》一文,其中说:「若欲笔笔正锋,则有意于正,势必至无锋而后止;欲笔笔侧锋,则有意于侧,势必至偏锋而后止。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其理一也。」周星莲的意见极其中肯,他以琴瑟和鸣的道理,来说明书法之必须中锋与侧锋相兼。
书家自从有了「笔笔中锋」的成见之后,自己作书,虽然是正侧锋相兼,亦必多拥护「笔笔中锋」的理论。
亦唯其这种理论占了优势,所以某些学书的人,便强行回腕来强迫笔正,以为笔正锋中,深得箇中三味,却不知手腕最须灵活,尤其写行草时,腕强根本无法使转。这就是「笔笔中锋」理论的受害者。
另一种受害者,则是拿着笔管端吊笔作书,这是对腕近纸则锋多偏的矫枉过正。沈尹默对此已加评论,因为沈氏本人,也是个「笔笔中锋」的反对者。
什么是使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_pDhqqNpI】
沈尹默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