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汉印到清代山水画──道家思想的发展
疏密与空白,其实只是一事。
无论书画金石,当有疏密聚散之时,空白便已自然形成。也可以说,当留白之际,便亦自然有疏密聚散。
留白,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汉人铸印,印文的留白便很遘究,读汉印谱,对有些印章的留白,不得不叹为观止,尝试改动,总觉得珠玉在前,真觉得增之则太长,减之则太短;广之则太疏,收之则太密。
为什么汉代工匠铸印,已有如此优良的艺术呢?照笔者推想,这正是拜方块字之所赐,如果中国用的不是方块字,就不可能有这样优美的印章艺术。
而且,我们的方块字中,还有不少是象形文字,如山、水、鱼、鸟等等。这些字,一经图案化,便已经有美感,因此才触发起铸印艺术的发展。
那些铸印的人,没想到自己的艺术竟会影响到后世的书画,然而影响却实际存在。这便即是所谓「自然之理」了。因为书画金石实际同源,所以无论怎样腾挪变化,其基本的理路却总不变,是故「留白」才成为三者共通的理趣。
因此谈及现代艺术,笔者总认为一个民族的艺术自有其特色,要现代,便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去现代好了,实不必因为这些特色古老,便指之为陈腐,于是便企图避免这些特色。事实上,民族特色,古老传统等等,亦并非蛇蝎也。
我们如果再将「留白」研究下去,还会发现,原来这一传统还有道家的思想,那就更加源远流长了。
道家的思想,有一部份来自老庄,老庄主无为,所以提出「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因为是「守」,是故无为,然而「无为无不为」,无为并非消极与虚无,只是以静制动的进取形态。
留白的理致,恐怕便亦在于此。
仍以汉印为例,整个印章的意趣,不在于印文笔画本身,而是在于笔画之外的空白处,这便即是得意趣于象外,如果视形象为有为,那么,意趣便正在于无为的空白。
我们或者会觉得奇怪,汉代铸印的工匠不可能精通老庄,为什么他们的艺术,竟会受道家精神的影响呢?
这便是所谓时代精神了。秦代即有方士,方士可以影响及当时的贵族,例如受秦二世宠幸的赵高,相传亦尸解成仙,这即使是道家的附会,但至少可以证明赵高曾从方士修炼方药,而且还修习过当时方士的方术,如导引,行蹻之类。到了汉代,方士思想一直流传于民间,以致衍成天师道与太平道,因此两汉的印工受老庄思想影响,可以说一点也不奇怪。
研究中国绘画的历史,如果由汉印的「留白」起,一直研究到清代石涛的「一画」,可以说是很有趣味的事。因为石涛的「一画」,亦是道家思想的产物。
为什么道家思想,竟可以主宰中国艺坛几千年,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中国读书人,一直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无论儒家、释家,都免不了。这样说,于三家其实并无轩轾,只不过提出讨论,希望儒释两家,尤其是释家,不可有所误会。
魏晋清谈之士,虽然很推崇当时的慧远,称之为「远公」,然而慧远的思想,有道家成份,可谓无可讳言。
到了唐宋,释宗之同时参学道术者,亦大不乏人,所以有「服气」之类的著述,甚至天台祖师,亦提到「外丹」与「内丹」。是则道家的思想影响之大可知。
不但唐宋如此,直至清代,石涛,道济等虽是释门人物,石涛甚至还是一宗的领袖人物,可是他们的画作与著述,道家思想俨然。这情形一直继续至民初,由于杨文会提倡「唯识」,印度严谨的学风受到重视,释道之分才比较严格,而学佛的人便亦以谈道家为禁忌。
回顾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的艺术发展,与道家思想的发展同步,中间参杂有禅宗的思想,亦彼此皆同。
最典型的例子是山水画。国画山水,山林隐逸的气味很重,这便是道家思想的反映。一直至清代,山水画无不洋逸着这种气息。
事实上,中国的山水画的确不同西洋的风景画,这不单指技巧,而是指气质。 ──至于技巧与气质有相通的关系,姑且不论。
艺术作品的气息,自然由思想决定。如果要求现代画人有道家思想,自然不合理,可是如果硬要排除道家,追求现代文明,则恐怕亦很牵强,因为道家思想有一些因素,已经变成民族的特性,硬要排除这些特性,不见得便是「前卫」。
本文仅论及「留白」,不见得全面,然而本栏已有多篇文字,探讨道家思想对国画的影响,读者可以参阅。然即使就「留白」一点而言,其间的阴阳虚实,已足反映道家思想最重要的一面,知笔者之意者,或不以拙见为牵强也。
《三酸图》
传说苏东坡(代表儒家),黄鲁真(代表道家),同赴金山寺访佛印和尚(代表释家),三人一起尝桃花醋,酸得蹙眉,甚是可爱。三个人虽然吃的同一食物,却品尝出不同的味道,反映出三教不同的思想。这是三教融合的象征。宋朝是三教大融合的时代。也有的三酸图画有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圣共尝一瓮醋,又称:“三圣图”。宋代画家喜欢画这样题材的画。
儒释道三学----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
石涛 《云母峰》
杨文会(1837~1911),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字仁山,号深柳堂主人,自号仁山居士,安徽石埭县(今石台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幼读书,但不喜科举业。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曾任曾国藩部谷米局差事。1864年潜心佛学。1866年就职于江宁筹防局,与友好十多人募捐集资,创金陵刻经处,经营刻印佛经事业。1878年随曾纪泽出使英、法,考察政教,越数年又随刘瑞芬使英,考察制造技术诸学。在伦敦结识日本梵文学者(留学僧人)南条文雄,经其帮助,从日本找回国内失传的经疏300余种,择要出版《汇刻古逸净土十书》等。后与英人李提摩太一起,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语。清光绪间建屋于南京延龄巷为藏经板及流通之所。晚年注意培养佛学人材,办佛学常于刻经处,培养僧俗20余人。1910年任佛学研究会会长。致力于刻经事业50年,刻经三千卷。著有《等不等观杂 录》《佛教初学课》《十家略说》等。门下俊才有谭嗣同、桂柏华、章太炎、孙少候、 黎端甫、梅撷芸、李澄刚、蒯若木、欧阳渐等。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汉字六书是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总结的造字法则,分别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六书”始见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虽有记录,但什么是“六书”,《周礼》并没有加以解释。
虽然六书分析完备,但并不是先有六书后有的汉字。汉字早在商朝时,即已经相当发达。后世将汉字分析归纳,这才有了六种造字法。
六书问世后,人们造新字时,都以其为依据。如后出现的“猫”、“轪”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曱”、“甴”是象形字,“畑”、“辻”是会意字,“锿”则形声兼会意。
六书造字法应用广泛,后来的日本文字亦依从六书而来。在这六种法则中,象形,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因而在甲骨文、金文中,该字占了大多数;相对简便的方式为形声法,如“鲤”、“鲇”字,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以发音相近的声旁来区分就可以了。由于形声法造字快捷,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都是形声字。
大美汉印,我从汉朝来
印之宗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
在中国传统印文化中,汉印可以说是其间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汉至魏晋时期,迎来中国篆刻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后世开创了“汉印”的范式。
汉印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以面目不同来分,西汉婉转温厚,时见笔意;新莽印制独特,严谨温和;东汉以方为主,浑厚茂密;魏晋方截整饬,劲健有力;南北朝法度渐失,鲜活生趣。
汉印不但形制、钮式等空前精美,而且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艺术形式也被后代的篆刻家们奉为典范,一时蔚为大观。
http://www.tjys1996.com/article/detail/id/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