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赤口
今日年初三,是谓「赤口」。
赤口本来并无任何禁忌之意,而且恰恰相反,是个百无禁忌,可以随意说话的日子。原因是年初一、初二两天,语贵吉祥,说话容易犯忌,因此这两天凡说话必加包装,包装辛苦,到年初三,就可以「赤口」了。
赤口也者,即是去除口的包装,故「赤」为赤露之意。
例如年初一二,依旧俗,不能说「饱」,只能说「够」,原因是怕值日宫曹听见这人家呻饱,就减去他们的禄食。可是一到年初三,就可以说「我饱了」。
又如年初一二,依旧俗,不能说「光」,只能说「猛」。厅当灯火通燃,如果有人说一声「好光」,那就会给人窒曰:「好猛,大吉利是!」这一年如果有什么损失,一律上那口不择言者之数。可是一到年初三,却又可以「光」了。
王亭之童年就是在这般禁忌中长大的,是故到了年初三,就感到自由的快慰,可惜那时不认识陈方安生,因此未受到她的民主呵护。
这样一个赤口,不知怎样,香港人却会称之为「拆口」,而且是禁忌拜年的日子,说会嗌交。这简直是将民主与自由的日子横加限制,美国国会与英国议会未评论这件事,可能是李柱铭忘记向他们报告。
嗌交: 粵語詞語。粵語讀音為嗌ngai3 交gau1。意思是吵架。
贴赤口
在我国南方,大年初三早上还要贴“赤口”。 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 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倒掉一样。
大年初三(农历),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回娘家,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