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云创自邵康节,而且有故事流传,例如有人用瓦枕掷鼠,枕破,露出一行字云:「此枕为掷鼠而破」。其人惊奇,于是再掷一瓦枕,则见字云:「此枕为前枕而破」。
这类故事增加了「梅花易数」的神秘性。昔年王子畏师授王亭之以《虞氏易》,即曾谈及「梅花易数」,子畏师云:「此不过先天数耳,明《虞氏易》,即可通此道矣。」王亭之由是心领神会。
易学的「先天数」,的确创自邵康节,在此以前,无人谈及,故邵氏实不失为一代宗师。然而邵氏一生不信术数,凡举事连日子都不择,此见于其子所述的《邵氏闻见录》,所以说邵康节会占卦算命,王亭之觉得可以存疑。是则「梅花易数」是否由他所创,实不应贸贸然作出定论。而且,邵康节的子及孙,皆有著述传世,其中不乏谈到占卜算命的故事,可是两人皆未提及「铁板神数」及「梅花易数」。若此二术真为邵康节所创,则其子孙实在不应连提都不提,却去讲别人的占算故事也。
由此推理,认为此二术非邵康节之学,实在并不为过。
关于「铁板神数」,其来源可由明抄《甲子新数》看出,大概乃明人所创,其时尚无「铁板神数」之名,其后代有发展,至清初已具规模,是则此术的源流已可谓大白于世,真与邵康节无关者也。唯「梅花易数」的源流,至今则尚觉昧昧,意其必为道家者流所创,托名邵康节,然而此道流亦必精先天卦,乃有学有术,不似「神数」之有术无学耳。
用先天数占易,乃于《火珠林》外别创一格,即不用钱占,而凭数字以及眼前风光,得数起卦,而其占则实仍用卦象耳,故通《易经》者,实不难自学此术。
邵雍
(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
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 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
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5] 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