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辞例
〈系辞传〉说:“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
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翫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翫其占。”
这即是说,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天下之道,这天下之道,由阳易知、阴简能而来,亦即是由自然现象的显露,以及大地的功能而来。天地之间早已蕴藏了易,圣人只是依易理而设卦,再观其卦象,然后系辞,由是以明吉凶悔吝,这就是卦辞。
至于爻辞,前已说由卦中六爻有变动,既变动,便有变动的象,所以就有爻辞。
辞的功能,在辨吉凶悔吝,因此可以作为行事的准则,所以说:“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又说:“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这即是说,当君子“观其象而翫其辞”时,那便是从卦的大小、辞的险易来处事,当君子“观其变而翫其占”时,那便是从卦的大小、辞的险易来临事。处事有常则,临事重机变,所以人依易道处事,是终生的事,依易道临事,则有预测的意思,由是便有占筮,这就是“极数知来之谓占”。
〈系辞传〉又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这即是说,由象见爻的会通,由会通而知典礼之得失,由此得失而定吉凶。
会,是阴阳的合会,如蒙(䷃)九二,既与六三相比,又与六五相应,而且都是阳与阴比应得宜,是故为吉;
通,是阴阳相交,如既济(䷾)由阴阳相交而成象,这即是厘定吉凶的准则。
依此而言即可定辞例。以下所定仅依〈系辞传〉而说,其余详见彖象传例。
乾坤:乾通指为阳,坤通指为阴。
阴阳:奇数爻称阳,偶数爻称阴。
刚柔:阳为刚,阴为柔(阴又为顺,柔顺同义)。
大小:阳为大,阴为小。
君子小人:阳为君子,阴为小人。
男女:阳为男,阴为女。
贵贱:阳为贵,阴为贱。
尊卑:阳为尊,阴为卑。又五为尊,无论阴阳爻,居于五位皆是。
本末:初爻为本,上爻为末,此为全经通例。本末含藏二、三、四、五爻的互卦。
动静:爻不变,无往来升降,曰静;反之,凡有变即为动,由动而生吉凶悔吝。
比应:广义的比,即是邻爻关系,如二与初比,又与三比。狭义的比则为初二、三四、五上的比。应又名与,或相与。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即为相应。也即是上卦三爻与下卦三爻分别对应。
乘承:下爻为上爻所乘,而下爻则承上爻。乘有时又说为据。
日月:离象为日,坎象为月。
昼夜:阳为昼,阴为夜。又,刚为昼,柔为夜。
寒暑:乾为寒,坤为暑。此义由消息来,于详说消息时再谈。
往来:由内卦之外卦为往,由外卦之内卦为来。
吉凶:得为吉,失为凶;比为吉,失比为凶;应为吉,失应为凶。
悔吝:悔则象忧,吝则象虞(虑)。比吉凶为轻,所以说为小疵。
无咎:咎为小疪,所以可以补过,能补过则无咎。若不修身补过,则宜有咎。
得失:阳爻变动而居于阳位,阴爻变动而居于阴位为得。反之为失。
安危:得位为安,失位为危。
存亡:能保不失为存;不能保存为亡。所以有比应者多存,无者多亡。
治乱:刚乘柔则治,柔乘刚则乱。得比为治,失比为乱。往来爻得位为治,失位为乱。